
?
?
《自然》執行主編暨自然出版集團大中華地區總監尼克·坎貝爾認為,中國正在收獲科研投入持續增加所帶來的果實。《自然》雜志分析顯示,研發投入占GDP比例越高的國家,其產出的高質量論文就越多,收獲的創新成果也越多,最終用以解決諸如清潔能源、環境污染等社會挑戰。中國最近宣布了科研資助體系全面結構改革措施,這有望讓中國繼續保持目前良好的發展勢頭并進一步提升效率。”尼克·坎貝爾說
26日,國際頂級期刊《自然》雜志對外公布了《2015亞太自然指數》,結果顯示:2014年中國科研論文總量繼續領跑亞太,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進入亞太地區產出高質量科研論文的機構十強,中國科學院位居亞太首位。
自然指數還顯示,中國與美國、英國、德國、日本和新加坡的論文合作最多,但中國所發表的論文中有大約70%不涉及國際合作。
《2015亞太自然指數》結果顯示,按照加權分數式計量,中國有三個學科的貢獻度居于首位,分別是化學、物理學、地球與環境科學。其中,中國在化學方面的論文產出比2013年增加了23%;中國前五家科研機構產出的化學和物理學論文占其發表的自然指數論文的90%以上。
?
上一篇:論文查重不該變成生意誰之過? 下一篇:美國如何處理論文抄襲問題 |